资本运营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官方网站app > 资本运营

共迎首个全国生态日绿色社会工作了解一下

时间:2024-04-10 来源:资本运营

  绿色社会工作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时代命题而方兴未艾。那么,绿色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实践体系该如何搭建?今日特推荐深圳大学李晓凤教授的文章。

  西方工业化和现代化给人类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与社会问题,注重个体行为改变的传统社会工作领域也面临着深层危机。为了回应以上问题,社会工作领域有必要进行“生态转向”,如从传统的社会环境扩展到自然环境。同时,生态女性主义在诠释生态危机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文化不平等问题时,也为社会工作的生态转向提供了新的思考框架。在此背景下,绿色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整合性的社会工作实务应运而生。

  ▲青岛市城阳区万科玫瑰里小区,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睦邻花园建设

  从实践策略看,我国绿色社会工作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理想上分为“微观-宏观”层面干预。其中,微观实务的社工干预有三个层面,包括:“治疗层面”,如发挥直接服务功能,协助遭受生态环境威胁的群体回应心理生理需求及回到正常状态生活;“预防层面”,如透过处理垃圾等来预防环境污染;“发展层面”,如采用社会目标模式组建或培育志愿者队伍,倡导生态文明等。而宏观实务的社工干预则分为两个层面:在“社区发展层面”,如运用社区发展理论开展扶贫与乡村振兴,既要注重社区既有资源来发展地方特色与发挥组织动员功能,又要与自然生态环境专家跨区域合作,注重生态保护;而在“重视环保教育与政策倡导层面”,社工可发挥社会教育与政策倡导功能,如实施公众教育、构建普惠性社会福利制度等,以推动全体社会成员参加环境治理及共享发展成果。

  从实践体系看,我国绿色社会工作早期主要以农村、乡村为重要场所,关注农民、农村社区的生态问题,且主要从中宏观开展实务,如政策倡导、环境保护项目等,但在微观层面的个案、小组介入方面尚有不足。比如,从万科公益基金会与深圳社工学院联合主办的“绿色社会工作论坛”征文评选看,我国绿色社会工作的实践体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十类:

  其一,关爱生态环境。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的监督机制缺失、村民主体性与环保意识薄弱等,社工通过宣传环保知识、组建环保志愿队、改造闲置物品、参与环境治理的社区活动等,以此提升村民的主体性、环保意识及生态文明素养。

  其二,节约能源资源。针对社区电动车充电设施不足、存在充电安全风险隐患及车辆乱停放等问题,社工通过“五社联动”协作方式(社区党委统筹主导、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社工专业支撑、志愿者深度参与、社会慈善资源有效助推),打造“反馈、培育、议事、服务、治理”五大平台,由此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电桩能源的使用效率。

  其三,践行绿色消费。社工推动居民理性、合理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低碳产品以及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闲置物品等,来践行绿色消费。

  其四,选择低碳出行。通过开展老年人低碳骑行、环保手工艺活动制作、绿色宣传教育活动,社工在促进老人身心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同时,培育老人环保、低碳意识,参与环境治理行动,丰富老年活动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绿色发展。

  其五,分类投放垃圾。社工采用“社区价值”培育、“社区能力”提升、“社区联盟”组建的三大步骤,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醒觉、垃圾分类标准与增能课堂学习,以及建立垃圾分类监督机制与组建“环境守护小队”等,培育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主体性与能力,改善社区环境。

  ▲社工在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秦峰社区大唐花园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治理。图为社工介入前后垃圾投放点状况对比

  其六,减少环境污染。针对后疫情时代废弃一次性口罩引发的环境风险,社工采取多元策略,开展政策倡导和决策咨询建议、优化垃圾分类行动、培育环境保护志愿队伍等,以此协助居民提升环保意识,减少废弃一次性口罩引发的环境污染。

  其七,呵护自然生态。社工引导社区居民尊重、顺应及保护自然,热情参加义务植树,不购买、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等。

  其八,参加环保实践。通过开展初级和进阶培训课程来培育可持续园艺师,同时园艺师再发展在地社群等,社工推动多元主体参与花园共建与环保实践,由此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区氛围。

  其九,参与环境监督。社工通过引导社区居民遵守生态环境法律和法规,履行生态环保义务,并热情参加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劝阻、制止或曝光、举报污染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和浪费粮食的行为等。

  其十,建设美丽中国。以资产为本与增能理论为指导,社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来建设美丽乡村。包括:通过寻找社区向导和与居民建立信任关系;协助村民讲述村寨生命故事与唤醒生态回忆;挖掘在地资源,协助村民探索保护生态的路径;提升生态环保意识与金融能力等。由此,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可持续乡村绿色社区,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我国绿色社会工作虽然属于社会工作的边缘分支,且早期的绿色社会工作实践主要关注农村社区的生态问题,但现阶段我国绿色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已从乡村扩展到城市,形成了内容较为丰富的实践体系。同时,在中宏观层面社工采用整合的实务观,加入发展主义视角来积极探索本土化的绿色社会工作实践策略,为开启我国绿色社会工作实务干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望未来,我国绿色社会工作还有诸多完善的空间。如本土性的绿色社会工作探究才刚刚启动,如何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理念融入绿色社会工作实务中,并借鉴和吸收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还需要更加多证据为本的实践探索。

  (本文节选自《绿色社会工作的本土理念及实践体系探究》,全文详见《中国社会工作》2023年8月上刊。作者李晓凤系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万叶风、李永娇系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