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 > 新闻中心

抓住民生保障制度理论研究重点

时间:2024-02-23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李志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为民生保障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特色民生保障制度理论研究提供了遵循。学术界应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着眼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围绕民生保障制度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民生保障制度理论,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作出应有贡献。

  重点研究怎么样统筹推进城乡民生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民生保障制度逐渐完备。同时要看到,我国城乡民生保障制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是农村民生保障制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这就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应把怎么来实现民生保障城乡统筹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为补齐农村民生保障制度建设短板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研究怎么样通过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现民生保障更加公平、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城乡民生保障更加均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着眼实现城乡统筹,研究单项民生保障制度建设的具体路径。比如,研究怎么样健全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以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如何构建城乡均衡发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如何完善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强化提高城镇和乡村居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等等。

  重点研究怎么样守住民生底线。社会政策是实现民生保障制度目标任务的重要政策工具。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首要的是牢牢守住民生底线,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将守住民生底线作为研究重点,以高水平研究成果服务民生保障制度建设。一是深入阐释习同志关于“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一重要论断的丰富内涵和实现路径,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让全社会都能深刻认识“守住民生底线”的重要意义。二是努力从理论上准确界定和厘清托底性民生保障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明晰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努力方向。三是分析具体民生问题,通过科学的学术研究,帮助实际工作者找准做好守住民生底线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论证做好守住民生底线工作的政策路径与实践方式,为守住民生底线提供科学方法论。

  重点研究民生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习同志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民生改善一定要建立在更加巩固、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因此,如何保证民生改善的可持续性就成为民生保障制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学术界既要深入研究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财政支出规模的适度性问题;又要深入研究怎么样基于精算平衡原则,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等民生保障项目的近期待遇调整与远期财务平衡问题;还要深入研究“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命题,从而讲清楚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推动实现改善民生与保持制度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马上就要来临。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一直在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经营销售的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会化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育学生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