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头条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 > 市政头条

民生保障是幸福的最美底色

时间:2024-03-31 来源:市政头条

  多种方式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改善了贫穷的地方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保障了贫穷的地方农村儿童就近入学。 本报记者 李娜 摄

  这抹底色——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2019年,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庄严承诺言犹在耳。

  回望这一年,在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对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中,省委省政府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民生答卷温暖人心力透纸背。

  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韭菜沟村,67岁的回族大妈朱索非亚在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的健康体检车上接受了第一次免费体检。她高兴地说:“有了这个体检车,我们以后再也用不着跑大老远去医院体检了!”

  从2017年起,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移动数字化体检车深入大通县偏远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四万多位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接受免费体检,接受健康知识宣传。

  让老百姓能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始终是省委、省政府牵挂的重大民生问题。

  2019年,全省综合医改持续深化。扎实开展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快速推进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100种藏成药遴选工作。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省共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979个,累计签约非流动人口310.02万人。

  健康扶贫工程精准实施。加快大病集中救治工作、慢病签约和村卫生室“清零”工作,有序推进重病兜底保障,积极地推进“一站式”结算,对农牧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各医疗机构全方面实施贫困病人就医“六减”政策。在实现所有州县医院和深度贫穷的地方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全覆盖的基础上,共安排12所省级公立医院183名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对青南地区3所州级、14所县级公立医院开展团队帮扶。

  隆冬时节,走进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中心学校,崭新的教学楼,多功能操场,标准化的食堂,让人眼前一亮。看到眼前的一切,副校长杨增芳从心底感到欣慰,这一切,无不得益于2014年开始的全面改善贫穷的地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规划。在该项目的带动下,学校的教学楼、食堂、风雨操场相继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成为全乡的标志性建筑。

  为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省委、省政府将“全面改薄”作为夯实教育基础、改善民生保障水平,实施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落实省政府统筹安排、市州政府监督检查、县级政府具体实施责任。省政府每年与各市州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全面改薄”开工、竣工情况列入重点督查考核内容。工程实施过程中,按照“一校一本一图”的要求,精准分析每所学校的办学条件缺口,以“缺什么补什么”“一校一策”的原则,从最薄弱的地区、最薄弱的学校、最薄弱的环节入手。截至目前,我省累计落实资金75.18亿元,下达实施土建项目1858个,建设校舍面积183.57万平方米、室外运动活动场地面积340.41万平方米及校园配套附属设施,配备教学仪器和信息化设备等。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了1人1桌1椅(凳)、寄宿生1人1床位的规划任务,全面消除了“大通铺”现象;全面实现了寄宿制学校食堂供餐;厕所有了足够厕位;对有给(水)条件的学校建设了洗浴设施,安装配备了监控和安保设备,全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明显问题有效解决,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2个县(市、区)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过去一年,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按照“解决明显问题、补齐发展短板、努力创先争优”的思路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公平更充分,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改革深入推动,教育基础不断夯实,为快速推进教育现代化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健全育人体系、营造育人环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强化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坚持保基本、兜底线,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援合作;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理顺教师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增强职业荣誉感;深入开展“四爱三有”教育,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建设,全力保持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家住西宁市南关街83岁的陈梅英老人,因女儿工作居住地较远,不方便照顾她,现在由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人员轮流照顾她的生活。“现在真的方便多了,我打个电话,就有人来照顾我,给我送饭、洗衣服、整理房间,我现在过得特别幸福。”陈梅英老人十分开心。

  从2019年1月1日起,我省城市低保标准月人均提高80元达到58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年人均提高600元达到4300元/年,全省共纳入城市低保对象6.45万人、农村低保对象28.4万人;下发我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限下放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11个县试点。会同省扶贫局印发脱贫攻坚中央专项巡视反馈问题低保兜底整改实施方案,全方面开展低保及社会救助领域问题整治和专项治理。

  出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系列政策措施,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绝对贫困“清零”专项行动,共纳入特困供养对象1.87万人,基本生活标准达到870元/月,同比增长16%,轻度、中度、重度失能人员照料护理费分别达到300元、450元和750元/月,临时救助12.3万人次,人均救助水平达到1626元,及时发放一次性物价补贴和取暖救助资金。

  督导西宁、海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改革工作,推进西宁市幸福食堂、老年餐桌建设运行,开展全省养老服务业务培训交流,海北藏族自治州被国家纳入第四批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积极地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湟源博仁养老服务中心和湟中永和养老康复中心纳入国家第一批储备项目;支持建设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5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下拨省级补助资金2500万元,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购建项目已签订意向性协议,2个新建项目正在建设中,5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已全部完工。

  筹集资金1.1亿元实施福利机构和养老机构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完成100名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并举办了全省首次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

  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慢慢的变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保障待遇,一直在优化和改善了生活,已经把梦想一步一步化为现实。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希望广大科技工作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顶级规模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

  青海省社工考试报考人数再创新高2021年全国社工职业水平考试青海省报名工作日前结束,全省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2694人,其中报考助理社会工作师2061人、社会工作师616人、高级社会工作师17人。 近年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民政部全力支持下,青…【详细】

  青海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加速筑牢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传来消息,青海省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压实防控责任,严守防控底线,全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超过790万剂次,累计建成核酸实验室124个,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正在加速筑牢。 据悉,我省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