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 > 行业动态

民生支出是刚性的

时间:2024-03-09 来源:行业动态

  保民生离不开财政支撑。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逆势前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制约增长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依然突出,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压力增大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面对日益凸显的财政收支矛盾,省领导坚定指出,民生支出是刚性的,宁可少干别的,也要把民生保上去。

  民生支出是刚性的,意思是说,财政预算里的民生支出,不能因困难多、压力大而随意改变。一段时期以来,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也影响到百姓生活。如,部分企业困难,一些职工下岗,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剧增,失业人数增多,农产品价格下滑影响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等等。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的解决,不仅有赖于各种政策措施及时到位,更有赖于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民生是国家之本。一直以来,我省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各种保民生指标,取得明显成效。困难时期,百姓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需要非常关注,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需要得到充分保证,尤其是在各种项目建设进入高峰期的情况下,必须以更加稳固的政策刚性确保民生资金不分流,民生项目不拖延,努力把各项承诺牢牢抓在手上、逐一落到实处。

  民生支出是刚性的,这不仅是改善民生的要求,也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选择。我们大家都知道,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而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持久动力。当前,我省城镇和乡村居民消费意愿还不够强,一是因为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可支配收入太少,二是因为教育、医疗等后顾之忧太多。以刚性支出补上历史欠账,办成一批群众热切期盼的事儿,使群众有钱花、敢花钱,有益于激发消费活力。应对危机,最需要的是提振信心、凝聚民心。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在困难时候花钱增进民生福祉,越能体现政府责任,越能温暖人心,形成共克时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没有生财之道,民生支出的刚性就硬不起来。在经济下行、财政收入递减的情况下,生财、聚财、理财显得很重要,要学会做好培植壮大财源的“加减法”。“加法”即增收,既要眼睛向上,把握宏观政策走向,用足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要眼睛向内,向发展要财源,向改革要财源,向管理要财源。“减法”即节支,要学会过“紧日子”,严控行政性支出,压缩一般性开支,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能花小钱办的绝不多花钱,勤俭办一切事业。与此同时,还要善于做“乘法”,充分的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让有限的财政投入产生“放大效应”、“乘数效应”,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

  没有制度建设,民生支出的刚性也硬不起来。财政收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因发展程度不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同,在财政支出上各有偏重、各有取舍,是很正常的。但不论情况怎样不同,民生支出的刚性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健全刚性的民生支出长效机制,需要明确民生支出的政府责任,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全面增强民生支出的执行力,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更完善的制度从根本上确保民生支出不走样,确保保民生核心地位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