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 > 行业动态

302 Found

时间:2024-03-09 来源:行业动态

  【导读】审计署首次公布各地审计机关的年度“业绩”,紧盯民生资金,严查腐败案件。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审计需瞪大“火眼金睛”,严防事关群众利益的资金被鲸吞蚕食。

  央广网财经北京12月3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时值年末,各项已经或者即将经历“期末考试”的工作环节很快就要晒出成绩单。审计署昨天率先在官方网站晒出29个省份以及大连、宁波、青岛、厦门、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2014年的工作情况。这也是审计署首次向社会公布各地审计机关的年度“业绩”。依据这一些审计“清单”,各地都加大了对重大改革举措的审计跟进力度,促进改革措施落实到位。而就在上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传出的消息说,今年前11个月,全国审计近10万个单位,提交审计报告和信息18万多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400多亿元,协助有关部门查处了一批重特大腐败案件。一年来,各地审计机关紧盯民生资金,向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移送了一批案件线索和处理事项,为揪出“蛀虫”和“硕鼠”提供了有力证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审计工作职能和重要性越发突出。它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更是民生关切的重点。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成为重中之重。只有审计环节瞪大“火眼金睛”,严防事关群众利益的资金被鲸吞蚕食,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经济之声:关于审计署首次公布各地审计机关的年度“业绩”,紧盯民生资金,严查腐败案件,审计署第一次向社会公布各地审计机关的年度“业绩”,引人关注。公布这份成绩单,对经济建设有什么影响?

  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业绩很重要,监督也很重要,因为这中间可能会出现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因为过度关注短期业绩的时候,有极大几率会出现一些弄虚作假,或者是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汇报上去的数据跟真实的情况有很大差距,所以审计监督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特别是针对民生与GDP之间不一致的问题,审计就显得很重要了,尤其是在民生方面,往往是长期见效,但短期绩效并不显著,可能各个地方有时会有种种客观上的原因或者主观上的考虑,对民生这方面有一定的概率会虚报一些数据,只有通过严格的审计才能防止两种情况,一个是虚报,第二个是中间可能会挪用民生的资金支出或者因挪用而导致腐败。

  经济之声:伴随着经济提高速度换挡,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对审计工作来说,未来面临着哪些新任务?

  石磊:从新常态概念本身来说它包括民生水平在制度中高速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前提下面能够逐步有所提升,经济任结构优化升级逐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经济稳步的增长在不损害资源环境条件下能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可持续发展。这些是我们实现新常态增长的基本含义,那么在这个基本的口径下面,审计到底起到啥作业。这里不是说提出了新常态,就真的能落实新常态的各项指标,关键还是看审计能否确定新常态各项指标真的落到实处,尤其是体现民生体现结构体现适度有效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三个大方面,一定要通过审计监督既能够把各地的工作与中央提出来的新常态的设想统一起来,又能够把短期的绩效与长期的发展结合起来。

  经济之声:从审计署晒出的成绩单来看,一年来,各地审计机关紧盯民生资金,严防事关群众利益的资金被鲸吞蚕食,向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移送了一批案件线索和处理事项,为揪出蛀虫和硕鼠提供了有力证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湖北省今年移送案件线%;山西省移送案件线多人;河南省通过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跟踪审计,使相关市、县政府取消不符合保障条件资格1000多户,收回违规分配的保障房200多套。就在上周,总理接见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时重点强调,各项民生资金,都是事关群众饥寒冷暖的保命钱、救济款,决不能被鲸吞蚕食。审计铁军要牢牢盯住公共资金使用,当好人民利益的守护神。为何需要特别加强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审计工作如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财经评论员刘艳对此解读。

  刘艳:这样的审计趋势不仅要审计乱花钱问题,还要审计不花钱的问题,也就是公共资金的效率问题,这个钱是不是真正意义上花在老百姓身上,特别是关心那些基本社保以及农村补贴等一系列的民生资金,同时审计是从对内部组织的管理,对政府内部组织管理的角度走向了社会公众的视野,毕竟涉及到民生国际的问题,所以说这一次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未来审计公开新的机制第一步,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无死角全覆盖模式。特别是对那些关于民生的经营性的资金,比如国有企业,社保投资项目等,包括我们从事投资公司的基金的使用情况,都是未来审计预算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因为凡是经营和投资都会有所谓的收益或者亏损的概念,易产生一种迷惑性,如果这个钱亏了我们就可以不对它的规范性使用进行更多的关注,所以更要注重带有经营性的绩效。

  经济之声:也就是说经营性资金使用的时候,可能由于亏钱造成审计不够严格,这是从审计角度来看还是从公开角度来看?

  刘艳:应该从审计一个本质原因上来看,首先是一个规范性使用的问题,而不是对资金亏赔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经济之声:那从审计角度来看,除了规范使用,规范性公开角度之外,还应该在哪些点进行侧重?

  刘艳:还要有相应法律措施的跟进,因为审计相当于把权利关进了制度的笼子,过去是有笼子但是一直守不好,要根据后面的执法把权利关进法律的笼子。

  经济之声:刚才提到目前审计乱花,还有审计不花,什么样的机构,什么样的钱也可能不花,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刘艳:不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不直接带来GDP效益的往往就是不花钱,因为凡是不挣钱的事情,有很多官员是不乐意去做的。那么相反,最需要花钱的地方往往是底层的老百姓需要的,比如救助性的补贴,非投资性的民生资金。

  经济之声:最后说一下,您刚才谈到的方向,未来的审计叫无死角无缝隙,目前死角和缝隙比较多的地方有哪些?

  刘艳:主要还是那些经营性的民生资金的使用,就是因为有经营性亏赔的概念在里头,所以很多的官员会以此作为理由,障眼法。但是我们这一次审计公开接触的是大众监督而不是内部的监督。